咖啡知识|咖啡豆处理方法的演变

咖啡DIV5年前 (2019)发布 spacenet
2,200 0

从咖啡果实到咖啡熟豆,这个过程中最重要的环节莫过于生豆处理。

咖啡果实从开花结果到成熟,正当鲜红欲滴之时,就会被采摘,然后就进入生豆处理环节。

咖啡知识|咖啡豆处理方法的演变

成熟的咖啡果实

咖啡果实的结构,最外一层为果皮,往里是果肉,再往里依次是内果皮、银皮,最里面就是咖啡豆了。

咖啡知识|咖啡豆处理方法的演变

咖啡果结构图

咖啡生豆处理的结果就是把里面的咖啡豆取出来。别看说起来简单,做起来讲究可就大了。因为适当的处理过程将会对咖啡风味的生成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我们今天常见到的水洗法、日晒法、半日晒法、蜜处理法都是何时出现的呢?

首先,最早出现的、最为原始的就是日晒法。

咖啡起源于埃塞俄比亚的咖法森林中,起初采集咖啡的人们是不会将新鲜的咖啡果实直接从树上摘下的,而是让阳光将已经成熟的咖啡果实在树枝上完成脱水的过程,等果实变成干瘪的、紫黑色的样子,再将其摘下储存。要喝的时候,将其捣碎,再取出里面的咖啡豆。这个和今天的日晒法是不同的,今天的日晒法,是将咖啡果实在新鲜的时候从树上摘下,入水槽去掉漂浮豆,然后将剩余的咖啡果子放到高架网床上晒干脱水。

咖啡知识|咖啡豆处理方法的演变

非洲高架网床晾晒咖啡果实

后来,咖啡经过阿拉伯人将其贩卖至欧洲,立即就获得了欧洲人的喜爱。17世纪末,荷兰的东印度公司在爪哇岛上成功种植咖啡树,并在18世纪中期发明了水洗法。水洗法是将咖啡果实去皮后,然后将种壳连同外面粘黏的果胶泡在水里,这样一来,经过发酵,种壳外面黏黏的果胶层可以非常容易脱落。

咖啡知识|咖啡豆处理方法的演变

水洗咖啡果实

但是水洗法最大的缺点就是耗水量太大,加重了一些欠缺水资源咖啡种植区的生产成本。

上个世纪末,咖啡产量第一大国的巴西发明了半水洗法(也可以叫做半日晒法),大大减少了生豆处理过程对水资源的消耗。为什么叫做半水洗法呢,就是将咖啡果实在水中浸泡时间缩短到一个小时,这样种壳外的果胶尚未完全脱落,此时就将其捞出进行自然晾晒脱水。这样一来就比传统的水洗法省水又省时,而且增加了咖啡的甜感和厚度。

后来半水洗法逐渐传入中美洲国家,但与巴西气候干燥不同的是,中美洲国家大多气候湿润,因此将咖啡果实去皮后短时间水洗然后晾晒,容易因为天气潮湿导致酸腐味出现。于是,巴拿马和哥斯达黎加开始对巴西的半水洗法进行改良,在本世纪初开始使用蜜处理法。

蜜处理法是将果皮和部分果胶去掉之后,不进行水洗,直接放到非洲高架网床上进行晾晒。根据保留的果胶的比例,保留果胶多的叫做黑蜜处理(果胶基本全部保留),保留果胶少的就叫做黄蜜处理(保留不到一半的果胶)和红蜜处理(保留最少80%的果胶)。

咖啡知识|咖啡豆处理方法的演变

带果胶晾晒的咖啡生豆

至此,今天我们常常接触到的咖啡生豆四类处理法就齐全了。我们可以看到其演变的路线也是一个逐渐改良的过程:先是传统日晒处理法,到水洗法、再到半水洗法(也可叫做半日晒法)、再然后是蜜处理法。

其实,现在咖啡生豆的处理方式还有很多,像精品咖啡重要产地的肯尼亚使用的处理方法叫做双重发酵水洗法,还有一些国家出现了红酒处理法,甚至还有可乐处理法。

更多的处理方法会持续与大家分享。

最后是广告时间,

春节前课程已满,需要预约春节后学习的大宝贝儿请疯狂私信。

咖啡知识|咖啡豆处理方法的演变

© 版权声明

相关文章

暂无评论

您必须登录才能参与评论!
立即登录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