咖啡其实被现代人赋予了“过度”的意义。要咖啡馆漂亮,这样才能美美地坐上一下午;要咖啡杯精致,这样才能自拍凑够九宫格;有人能一口气背出一串咖啡种类,但根本分辨不出不同种类咖啡的风味和特征。
这些重视形式大于内容的行为,都不是真正爱咖啡的人。真正为咖啡着迷的人,爱上的一定是咖啡本身层次丰富的味道,划过喉咙后感受到的余韵,还有好豆子释放出的甜香。
一杯令人着迷的好咖啡,应该具备怎样的修养?
今天给大家介绍三部咖啡纪录片,了解一下咖啡行业里的人,怎样为了一杯好咖啡而努力着。
01
《咖啡-改变美国的饮料》
没有咖啡的日子,就像没有空气一样
纪录片从咖啡首次出现于美国开始梳理,用时间作为线索,讲美国人怎样逐步接受咖啡并将之视为美国独立的标志,再到重新回归咖啡本质。
两位主持人一位叫 Dean Cycon,是个头发花白的烘豆师,主要讲美国本土的咖啡发展,另一位 Judith Jones 平时是位美食作家,会出国去探寻咖啡的脉络。
刚开始,Dean 爷爷就讲解了在商业咖啡里,阿拉比卡和罗布斯塔的区别。
阿拉比卡和罗布斯塔都属于咖啡品种,阿拉比卡品质更出众,罗布斯塔因种植条件相对宽松,品质相对较弱
Dean 从客观条件上解释了两种豆子的品质差异原因。
从非洲一路颠簸到美国的咖啡豆,直到波士顿倾茶事件后,咖啡才作为反抗的象征,逐渐成为大家的餐桌日常。但其实,也不是所有美国人都爱喝咖啡,比如这位耿直的少年……
以及“背叛”了咖啡,喝茶喝到享受的 Dean 爷爷本人。
随着历史不断发展,原本用陈旧发霉的船舱运送的咖啡豆逐渐走向正规,越来越多的人花时间和精力提升咖啡的风味,它从反抗的象征、士兵们的提神饮料变成美国民众的日常饮品,回归了咖啡本身的意义。
可不嘛!为了好好干活,必须先来杯咖啡啊!
02
《Barista》
每位咖啡师都和手里的咖啡一样独一无二
Barista 是咖啡师的意思,「咖啡界的奥林匹克盛会」世界咖啡师大赛(World Barista Championship,简称WBC)每年都会吸引全世界最优秀的咖啡师参加。
去年,台湾的咖啡师吴则霖夺冠,成为历史上首位华人冠军,而大陆地区首次有选手进入决赛。
《Barista》拍摄于 2013 年,跟踪了 5 名咖啡师,从赛前三个月开始,记录他们比赛前期的准备过程与心态变化,以及最重要的,WBC 比赛本身。
比赛过程仅有短短 15 分钟,每位咖啡师需要为 4 名评委制作 3 款咖啡,分别是浓缩、奶咖和带有强烈个人色彩的创意咖啡。
除了准备咖啡,咖啡师还需要为这 15 分钟准备音乐和解说词,设计品鉴手册,与自己的咖啡制作过程配合。
台上短短一刻钟,那种淡定自如之下微微颤抖的双手能让人感受到所有咖啡师的紧张与为之付出的努力,智力、体力、心力的三重考验。
外国咖啡师们的名字都有点长,不一一介绍了。但每个人都会为了展现最好的 15 分钟,全身心地努力,抓紧一切可以练习的机会,不断进行杯测,只为寻求最好的咖啡豆。
杯测,用一种特殊的冲泡方法来品尝咖啡,任何人都可以参与。咖啡杯测师会使用严格的打分系统来评价咖啡,而咖啡师则会通过这种形式来选择最好的品种才参赛。
实际比赛时,实验了无数次的秘密咖啡,在表演的中途也可能会失败。
能参加 WBC 的咖啡师已经是全球最好的咖啡师了,即使没获得冠军,仍然是不可置疑的优秀。
13 年比赛结束,五名咖啡师中有两人转了行,获得亚军的 Charles,14 年继续参赛,又一次当了亚军,直到 15 年终于夺冠。在这场竞赛里,既要战胜对手,也要战胜自己。
03
《一部关于咖啡的电影》
如果要了解现代咖啡的轮廓,看它就可以了
名字直白,内容出众,如果你只想看一部关于咖啡的纪录片,它是最好的选择,时长 1 小时,恰好是一次坐地铁上班的时间。
从最好的咖啡产区之一——卢旺达开始,讲述了咖啡链条上的种植者,咖啡师,贸易商、消费者之间的关系,咖啡鲜活了起来,而不只是存在于纸袋子里的某种棕色豆子。
卢旺达的小哥哥们载歌载舞,不停地脚踩咖啡豆,为的是去除咖啡豆的黏性。
在这部片子里,咖啡的本质被强调,每个环节都是为了更好地呈现咖啡,更少地减损风味努力。手工采摘,手工为咖啡翻身,确保咖啡被清洗干净,均匀晾干。
开在东京表参道传奇咖啡店「大坊咖啡」有种庄严感,每个进去的人都被自动消声,专注力全在大坊的手上。
看着水流从滴状到柱状,有时甚至会忘了这杯咖啡是要拿来喝的。
不过大坊已经将咖啡店停掉,这种对待咖啡的谦卑,只能从别处找了。
好看的咖啡千变一律,好看的咖啡纪录片却为数不多。如果你对咖啡的认知还很模糊,这 3 部记录片或许会让你对咖啡有更深刻的了解。
不管身处哪个行业,想要做得好,做得出色,都要深根细作,肯下功夫才是硬道理。
所谓一杯咖啡的修养,其实是制作咖啡的人的修养。